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yobit下载 > 新闻动态 > 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——战国四公子_田文_赵国_黄歇

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——战国四公子_田文_赵国_黄歇

2025-07-06 21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94

在战国时期,七国并立,彼此间纷争不断,时而联横,时而合纵。那个时代,齐国有孟尝,赵国有平原,魏国有信陵,楚国有春申。这四位公子都以尊贤尚士、重任天下大业而声名赫赫,被誉为“战国四公子”,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然而,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,不断扩展领土,最终吞并六国。由此可见,尽管这四公子风头一时无两,但在秦国的吞噬下,他们的雄图未能成功实现。

田文,田婴之子,继承父亲的封地薛国。为人好客,热衷于结交贤士,门下宾客络绎不绝,不论身份地位,皆能一视同仁。他曾在秦国担任相职,但由于遭到谗言,最终被囚禁。凭借门下宾客的智勇之力,田文最终成功脱身,并回到自己的封地。后来,他在齐国任宰相,由于声望过高,独揽权力,令齐湣王产生猜忌,最终逃亡魏国。魏昭王任命他为宰相,联合其他诸侯,最终打败了齐国。齐襄王即位后,田文虽居薛地,但始终保持中立,未归附任何一方。襄王感到田文的强大,试图通过联合的方式与他建立联系。然而,襄王去世后,齐国诸子争夺权力,最终魏、齐两国趁乱兼并薛地,田文一族因此绝嗣无后。

展开剩余71%

田文为人好客,志在培养门下的贤士,他的所作所为常常让百姓称道。然而,他的行为却暴露出与忠诚于国君、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的背道而驰。他的行事风格似乎更多地是为了个人私利,而非国家的稳定。一次,田文因为赵国人对其的挑衅,愤而决意报复,毁掉一个县城,杀害数百百姓,这种行为显然与仁义之士的标准相去甚远。三国之间,田文无论走到哪里,最终都能得到高位,但这并未让他保持名声清明。实际上,他的行为已与忠诚和诚信背道而驰。其所作所为,实则是在盗用国家的财富和权力,扶植私党,扰乱民心,最终成为奸臣,无法为国家带来益处。

赵胜,邯郸人,赵武灵王之子,凭借贤能名声显赫,深得士人敬重,门下宾客数以千计。赵胜辅佐过惠文王、孝成王,因尊重贤才、轻视权贵而赢得美誉。然而,他却未能识破大局,最终被一时的贪欲蒙蔽了理智。在冯亭的挑唆下,他贪图上党的土地,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,四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。后在邯郸被围困之时,他为救国度过难关,不惜毁家纾难,甚至亲自让妻妾为军士修补衣服。在毛遂和李同的帮助下,赵胜得以出使魏国,最终成功解救了邯郸,重振赵国的雄风。赵胜的表现可谓是力挽狂澜,最终为赵国恢复了国势。

黄歇,湖北监利人,博学多才,外交能力卓越。他曾奉命出使秦国,与秦昭王建立了深厚的关系,并且用奇谋使楚国太子得以回国继位,树立了个人威望。楚考烈王深感恩情,任命黄歇为相,并封淮北十二县,尊号春申君。此后,黄歇广纳贤士,稳住了国家的政权,并在二十五年的相国生涯中,不仅亲自带兵救赵,还联合各国力量合纵攻秦,威震天下。黄歇名为楚国宰相,实则拥有几乎等同于国王的权力。然而,随着楚考烈王的去世,黄歇在李园的挑唆下,误将其孕妇宠妃献给考烈王,实施了所谓的“移花接木”之计。最终,李园借此获得权力,并策划刺杀黄歇。黄歇在权臣李园的谋杀下死于宫廷,而一代权臣竟然死于小人之手,真是令人唏嘘。

魏无忌,河南开封人,魏釐安王异母弟,以礼贤下士,士人们皆愿归附他,门下宾客亦达三千。魏无忌凭借他的贤德,令诸侯不敢轻易对魏国动武,守国十余年。秦国凭借长平之战的胜利,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,而魏国虽有兵力,但因受到秦王威胁,始终未敢出兵。魏无忌深知此情,最终凭借门下谋士侯赢的建议,悄然窃取兵符,亲自带领勇士朱亥击杀了晋鄙,夺回兵权,解救了邯郸。此举令赵国得以保全,魏国威名赫赫。然而,由于晋鄙之死,魏无忌不得不暂时流亡赵国。几年后,他受釐安王之邀回国,重新担任上将军,联合五国的力量大败秦将蒙骜,震慑了天下。可惜,魏无忌最终因酒色过度,抑郁终老,未能继续发挥他的才智。

孟尝、平原、春申、信陵,这四位公子无一不以好客养士为荣,门下宾客云集,声誉远播。虽身处战国纷争的复杂局面,他们的行事风格与人格魅力让他们在一时之间,成为各国的风云人物。然而,他们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,各自因内外因素的作用,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宏图。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事,既有辉煌也有失败,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考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yobit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